-
2023年,中国外贸顶住压力,稳定基本盘。2024年,中国外贸是否会迎来回暖?
当前,外部需求仍然低迷,多个国际机构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整体上不如疫情前;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加剧,还有像最近的红海航运通道受阻等不确定、难预料因素,都会对贸易活动形成干扰。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讲席教授、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CIFER)主任鞠建东在接受澎...
2024.02.27
-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加剧,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当今时代的紧迫使命。在这一背景下,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简称“双碳”目标)应运而生,成为各国共同的发展方向。产业绿色转型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一环,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对传统产业模式的深刻变革,更是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升级的强大引擎。金融作为资源配置和支持产业发展的重要工具,也应当紧密配合产业绿色转型...
2023.10.16
-
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田轩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应对挑战的重要举措。接下来,要鼓励民营企业在有高成长性、高精尖、硬科技的行业发挥优势、大显身手。
2023.10.16
-
2023年8月16日,美国《通胀削减法》生效一周年,美国总统拜登表示,在绿色经济领域,美国正与中国争夺主导权。《通胀削减法》实施后,美国政府正式开始全力推动能源转型,美国汽车业转型现加速迹象。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8年排名全球第一。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讲席教授、绿色金融研究中心(CGFR)主任、国际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CIFER)主任鞠建东做客...
2023.10.16
-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讲席教授、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CIFER)主任鞠建东近日主讲第二期“清华五道口国际经济讲座”,分享其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马弘、上海财经大学教授王子、香港大学教授朱晓冬的合作文章Trade Wars and Industry Policy Competitions (《贸易争端与产业政策竞争》),并与观众们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
2023.10.16
-
作为连接实体经济、金融、科技的重要枢纽,资本市场在推动高水平循环、促进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杠杆作用。对此,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田轩撰写了题为《发挥科创融资的“活水”效应》的署名文章,对我国科创金融体系走向完善的路径进行了分析和建议。该文章已于近日刊发在《经济日报》时评版。
2023.10.16
-
作为连接实体经济、金融、科技的重要枢纽,资本市场在推动高水平循环、促进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杠杆作用。对此,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田轩撰写了题为《发挥科创融资的“活水”效应》的署名文章,对我国科创金融体系走向完善的路径进行了分析和建议。该文章已于近日刊发在《经济日报》时评版。
2023.04.10
-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田轩在题为《把握超大规模经济体的机遇——抢抓战略机遇增强发展信心》署名文章里,指出要保护好、利用好、发展好超大规模经济体的优势。该文章已刊发于3月16日出版的《人民日报》第十一版...
2023.03.23
-
2月26日,第七届“中国制造日”主题活动在线上线下同步举行。本届活动以“中国制造,风景正好”为主题,行业专家、资深学者、大国工匠、企业负责人等齐聚一堂,为现场观众和网友带来了一场关于中国制造的思想盛宴。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讲席教授、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CIFER)主任鞠建东出席版块三“百舸争流: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中国制造”,并以“人民币成...
2023.02.26
-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清华-康奈尔双学位金融MBA授课教授田轩在题为《统筹资本市场改革与安全》署名文章里,通过回顾总结我国资本市场改革来路,对于新一年资本市场以“进”为核心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探究。该文章已刊发于1月31日出版的《经济日报》第五版。
202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