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白话版】反收购对公司好不好?

2017年03月13日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打印
导语: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的学术论文往往给人一种高深莫测、晦涩难懂的感觉,需要读者具备一定专业基础才能充分领悟其精髓,多数人因此对学术论文望而却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田轩教授,领衔MBA、博士、硕士学子,推出“学术论文白话版”系列文章。让更多人感受到,“金融学术”在清华五道口的MBA世界里变得不再难懂。

田轩教授,现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助理、昆吾九鼎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兼任国家金融研究院创业金融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家族财富研究中心主任、清华五道口金融MBA教育中心主任和五道口全球金融GFD教育中心学术主任。

  最近的“宝万之争”让野蛮人成为各界关注焦点。为了防止野蛮人的入侵,很多企业在公司章程中加入反收购条款。反收购对公司是好事呢,还是坏事呢?反收购条款会提高公司的创新能力呢,还是削弱公司的创新能力呢?

  反收购条款与公司的创新能力、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一大话题。有的学者认为收购条款保护管理层远离来自股票市场上短期投资者的压力,允许管理层将精力集中于技术创新上,从而促进公司创新,并提高公司生产能力。这一观点被称为“长期价值创造”假设。而另外一些学者提出 “管理防御”假设。他们认为,根据道德风险模型,没有被适当监督的管理层为了个人利益,会削减或者不充分投资于许多好项目,因此会降低公司价值。而恶意收购的存在能有效地防止道德风险,并鼓励创新,因此会提高公司价值。但反收购条款巩固了管理层的权利,降低了来自股票市场的有效监督,因此会降低公司的价值。

  小编归纳一下, 有的学者认为反收购条款保护了管理层,让他们专注创新,因此对公司好;但有的学者认为反收购条款将管理层保护得太好了,因此对公司不好。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助理兼金融MBA中心主任田轩教授在最近的一篇刚被顶级金融学术期刊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接受的论文《Do Antitakeover Provisions Spur Corporate Innovation? A 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Analysis》中首次解开了这一谜题的神秘面纱。田轩教授采用“断点回归方法”,详细分析了反收购条款、创新能力以及公司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文中发现, 采用了更多反收购条款的公司创新能力更高,且反收购条款与创新能力两者间有正向的因果关系。每多采用一项反收购条款,在未来三年内,公司专利数量上升9%,专利被引用量上升3%。在信息不对称程度更深、竞争更激烈的行业中,反收购条款对公司创新能力的影响更大:制药行业居首位,IT行业及化工行业紧随其后,低技术行业居末位。这一系列的发现与“长期价值创造”假设相吻合,即反收购条款保护管理层远离来自股票市场上短期投资者的压力,允许管理层将精力集中于技术创新上,从而促进公司创新,并提高公司生产能力。

  其次,文中发现, 反收购条款与公司价值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但这一关系的前提是公司投资大量的创新项目,并拥有较高的创新能力。相反,如果一家公司采用了更多反收购条款,但并没有较高的创新能力,那么这些反收购条款会对公司价值产生负向作用。在信息不对称程度更深、竞争更激烈、创新难度更大的行业中,这一系列发现与“长期价值创造”假设相吻合。因此,对于有创新能力的公司而言,采用更多的反收购条款是最优选择,而对于没有创新能力的公司而言,采用更多的反收购条款是次优选择。

  总而言之,田轩教授在文中证明了反收购条款保护了管理层,让他们专注创新,因此对公司好。 反收购条款好!
 
 
编辑:叶恺蕾(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2014级硕士生,现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就读金融学博士)
原文:Thomas Chemmanur and Xuan Tian, “Do Antitakeover Provisions Spur Corporate Innovation? A 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Analysis”, 2016,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forthcoming.【作者:田轩教授】
简介 最近的“宝万之争”让野蛮人成为各界关注焦点。为了防止野蛮人的入侵,很多企业在公司章程中加入反收购条款。反收购对公司是好事呢,还是坏事呢?反收购条款会提高公司的创新能力呢,还是削弱公司的创新能力呢?

近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