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于超,清华﹣康奈尔双学位金融MBA项目2016级学生,前央企处级员工,现全职创业中。
我18岁时从家乡小城来到清华化工系攻读本科,初入清华园,就被班里同学们藏龙卧虎般的特长深深惊艳。时光流逝,自己也逐渐融入了清华的氛围,成为一个专注、安静的清华人。我不认为这里充满天赋异禀的学霸,相反我看得到身边每位同学的勤勉与执着,是这种认定一个方向便奋力追逐矢志不渝的劲头更跌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技术,成就了一轮又一轮的梦想。
毕业后我进入央企,跟随德高望重的领导们一步步成长。27岁时幸运地成为一名骨干员工,并能深入到一家2万人的被收购企业中亲身参与兼并后的运营事宜。在国企的历练中,我学会了脚踏实地地分析问题,也练就了从容不迫的沟通技巧。由于工作内容与本科专业相去甚远,所以挑战不断,但这段经历是我人生中一段最宝贵的财富。
2016年,一个机会又点燃了我内心“用技术改变世界”的理工男激情。清华本科的同学学成归国,在利用新材料提高太阳能电池发电效率技术领域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如果将此技术产业化,可以将目前晶硅太阳能电池成本仅仅增加10%左右的基础上将发电效率最多提高50%,使得清洁的太阳能发电不依赖政府补贴即可与传统化石能源的成本竞争,目前全球也只有牛津大学的另外一个团队在从事这个产业化的尝试。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看谁能先把技术落到实处,完成自动化的工业生产。在巨大的产业前景和紧迫的时间条件下,我也毅然辞职全身心投入创业,争取让实验室技术早日实现工业化,惠及现实世界。
作为一个年轻的技术型创业者,我在企业运作和团队管理方面的认识还停留在当年的实践积累中。尤其是金融知识的匮乏让我格外忐忑,大到一个技术应该做价几何,小到一条业界传闻可能影响多大,都需要金融领域的知识与悟性。我感到自己迫切需要理论框架的提点和系统化的充电,否则在创业过程中步步惊心猝不及防。但当时自己所知的一流MBA都在海外,而且我的合伙人已经小有成就,必须立刻回国启动创业,脱产2年攻读MBA对于我的事业和团队而言意味着太大的机会成本,无论如何也不敢冒险。
所幸得知清华﹣康奈尔双学位金融MBA项目,尽管当时已经是报名尾声,但我还是毅然决然如破釜沉舟般完成了申请,感谢老师们把我这个过去是金融的门外汉、未来也是金融的过路者领进门。现在我感受到项目委员会的良苦用心,其实老师们是在谨慎审视每个行业、每种背景的申请人,最终令每一位同学都能为集体资源的多样化增添力量,于是每个人的资源都能得到放射性的发布,自己的视野也能够得到指数性的扩展,形成一个同学帮助同学、大家提升大家的良性环境。
入读后的我才知道项目的挑战之大,难度之高。每周繁重的常规课业与作业自不必说,各种形式的小组讨论,访学时高强度的课程安排更是戎马倥偬。不过学历的含金量也正体现于此,清华和康奈尔绝不允许学生们走马观花地拿到学位。周末授课不是边学边玩,访学也不是游学,如果不能深入而全面地消化掉系统化的理论,达不到“未来金融变革的推动者”这一身份的要求,于校于己都是浪费时间。我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在康奈尔访学期间,和小组成员一起通过高效准备、协同作战而获得了"批判性思维”课程小组汇报第一名,汇报成果得到教授的大力好评,还被项目官方微信公众号专文宣传。
不论课堂内外,同学和校友们的互动都非常紧密。不经意间说出一个观点,抛出一个计划,都会有同学、老师、校友为你对接资源和人脉,甚至直接提供可落地的建议。拿我自身举例,我于2016年9月赴美访学之前走上创业之路。两次班级内部路演使我在发展路径、上市规划、BP撰写方面,获得了众多切中要害的关键性建议。同学们甚至比私董会更加纯粹和专业。我现在面见投资人非但对答如流从不怯场,时而还能帮助对方发现其自身的局限性。
我加了数十个学院的微信群,每天活跃讨论的不下十几个。看同学们评论一条新闻、解答一个问题总能获得跨界的灵感。课外有任何迷惑之处,都能即刻得到资深同学分享的建议。有一位群管理老师还主动了解我的产品,帮助我把商业计划分发给校友投资人,甚至成功引荐我们共进午餐当面答疑。这些人际互动远超我对一个MBA项目的预期,某种意义上讲已经达到了EMBA的价值。
双学位金融MBA不是个轻松的选择,但班里有家庭事业两手抓的准妈妈,有大型企业的一把手,大家都领悟到管理和金融知识的重要性,在咬牙坚持攻读。现阶段的付出是在为下一个阶段奠定基础,选择一条能够提升自我、扩充资源的路注定辛苦但终究会不负所苦。所以我期待脚踏实地勤勉奋斗,且对未来有着清晰愿景的选择双学位金融MBA,不仅为了名校声誉、金融光环,更是为了这份辛苦后饱满的成就感,跨越行业的综合成长和友好互动中全方位的境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