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扎根,成就卓越
今年是清华-康奈尔双学位金融MBA
成立十周年
十年来项目始终
铭记初心,砥砺前行
与此同时,
校友们也伴随着项目共同成长
我们邀请了数名校友
谈谈这十年来的成长轨迹与丰硕收获
本期校友是
金融MBA2017级
俞昊
俞昊,通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诉讼仲裁律师,执业领域主要为资本市场的争议解决与公司治理,曾多次代理金融投资机构与上市公司,成功处理投资与融资、兼并与收购纠纷。2017年考入清华-康奈尔双学位金融MBA项目,成为项目第三期学生,现担任清华-康奈尔FMBA同学会秘书长。
(点击查看视频)
选择最好的MBA项目
“我没有办法想象还有另外一个项目能提供这么好的体验。”当被朋友问起要不要再读一个商学院的学位项目,俞昊不假思索地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在他的心中,清华-康奈尔双学位项目就是国内最好的商学院项目,没有之一。
这并非俞昊在夸大其词,他表示律师的职业习惯让他在做出任何决策之前,都会做大量的调查研究。而在比较了几乎国内外所有顶级的MBA项目之后,俞昊毅然决然地报考了清华-康奈尔双学位金融MBA这个项目。如今已经毕业多年的俞昊,也成为了清华-康奈尔FMBA同学会一员,持续地为项目的校友网络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在回忆起报考的初心和契机时,俞昊分享,当时的他遇到了工作中的瓶颈。由于俞昊的工作涉及到大量金融相关的纠纷,而他本科阶段都在法学院学习,并不具备足够的经济与金融知识帮助他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除此之外,俞昊也觉得在工作中边干边学,不如回到学校系统性地深造效果更好,于是最终做出了报考这个双学位金融MBA项目的决定。
而项目带给俞昊的收获也远超了他自身的预期。他表示,清华五道口丰富的学术和政策资源,开阔了他的视野,丰富了他的学科背景,给予了他从金融视角处理投资纠纷的能力。
此外,学院的教授与论文导师都非常热心且具有极高的专业性,使得俞昊在五道口深切地体会到了更加浓厚的学术氛围与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他回忆道,自己在职业生涯中多次向老师和同学们求助,包括但不限于特定法律纠纷中的复杂金融问题寻求专业指导与见解。这些宝贵的建议不仅加深了他的专业知识,更在他成功解决案件、赢得胜利的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项目的学习也助力了俞昊个人的职业发展。在清华五道口学习读书期间,俞昊就已经被破格晋升为合伙人,这在通商律师事务所数十年的历史中屈指可数。不止于此,俞昊也在近年顺利地进一步升为权益合伙人,迎来了事业上新的台阶。
图为俞昊在校友发展论坛主持
认识相似又不同的同学
除了知识和资源,项目中认识的同学们也给俞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相信“人是环境的产物”,在清华五道口高标准选拔下依然能够入选来到这里的同学,一定是在各行各业都颇有建树的顶尖人才。俞昊认为从这些同学身上学到了很多。
同时,这些优秀的同学们在此相遇也让俞昊感慨世间因缘际遇的奇妙。他觉得在项目中遇到了很多“相似又不同的人”。相似在于,都是清华在高门槛下筛选出来的实力派;而不同在于,每个人在不同的职业道路发展下,产生了个体差异以及不同的个人选择,而最终再次相遇。和这些不一样的人生产生交叉,俞昊从中看到了生命的奇妙,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了意义。
也因此,当被问及如果可以返校上一门课的话,俞昊并没有选择某一门具体的课程,而是希望回到“最初的起点”——初见会(Orientation)。他说:“这是一切开始的地方,不是因为有遗憾,而是因为这一切太美好、太完美。”
如今的俞昊,身为清华-康奈尔FMBA同学会的一员,怀揣着满腔热忱,致力于为校友群体贡献更多力量。在此过程中,当每一次遇到困难犹豫、挣扎时,有一句话给了俞昊坚持下去的力量 —— “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在他的理解中,这句话告诉了他一件事:没有任何人应当为你而改变,当你想要一个改变的时候,你自己就应该成为那个动量。”
俞昊不仅将这一句话铭记于心,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它的真谛。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历史上有多次校际对抗赛,面对赛事曾因多种原因中断的遗憾,身为赛艇爱好者的俞昊挺身而出,多方协调,使得两方校友在每年春天又能以赛艇的形式重聚,成为连接新老校友、传承校园文化的重要纽带。而他也在清华大学水上运动协会的支持下,组织同学参加上海赛艇公开赛和一百多年历史的环香港岛赛艇马拉松。他说:“大家一起呼吸新鲜空气,接触大自然,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辞旧迎新的仪式感。”
图为俞昊(右二)参加赛艇活动
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顺应国家政策,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这一信念,始终贯穿于俞昊的生活与职业生涯之中。从清华五道口深造,汲取知识与智慧,到后来兼任证监会投服中心公益律师,每一步都彰显了他对社会的敏锐洞察。
在职业生涯的初期,俞昊便勇于挑战自我,选择了一条当时少有人走的路——专注于金融投资领域的争议解决,这一领域门槛高、难度大、不确定性强。他也承认起初非常艰难,但是幸运地避开了法律传统业务上同质化的竞争。
俞昊深知,金融法律纠纷涉及复杂的并购、期货衍生品、纷繁复杂的监管规则以及大量需要论证的损益计算。这一点也曾被他的团队打趣,“为什么从事法律工作还要学金融”。但这正是俞昊所看重的。他不将法律局限于文科范畴,而是将其视为逻辑的学科,通过“法律+金融”的跨界融合,构建起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正是这样的视野与坚持,让他在职业道路上越走越远,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中坚力量。
他还记得让他决定转型到这一赛道的主要契机是一个广为关注的案件。当时俞昊正在处理某上市公司和知名基金的减持纠纷,由于监管、媒体和股民的广泛关注,众目睽睽之下,当时各方都无法在法庭之外施加影响力。最终,俞昊带领的团队凭借专业取胜,不仅赢得了客户的满意,也收获了对手和裁判机构的认可。这一次成功让俞昊充分认识到了专业的力量和法治的价值,也更坚信了他在这个赛道上所做出的选择。
此外,俞昊还承载着另一份厚重的责任——担任证监会投服中心的公益律师。这个选择,源自他大学时代就埋下的心愿,虽然在初入职场时无暇他顾,但那份对公益的热爱与执着却从未褪色。当时间与精力终于允许,他毫不犹豫地踏上了这条充满奉献的道路,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法律人的社会担当。
谈及此,俞昊感慨道:“正是得益于项目的培养,让自己具备了用法律视角看待金融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我读金融MBA项目,又从事法律相关的工作,如果能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略尽绵薄之力,我非常荣幸。”
俞昊凭借“法律+金融”的复合背景,在资本市场争议解决与公司治理领域独树一帜。他不仅以专业能力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可,更以无私的公益精神回馈社会。展望未来,俞昊将继续秉持初心,在法律与金融的交融中探索前行,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宝贵力量。
图为俞昊和同学们赛艇“乘风破浪”
文字 | 朱昊宇
编辑 | 包欢欢
责编 | 高岚
审核 | 魏晨阳 张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