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MBA2021级 | 金融科技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2022年08月31日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打印
 
从左至右:包碧川、房铭、刘浩、刘文怡、潘泓宇、覃璇、羿丹鸿
(按姓氏拼音排序)
 
本文为清华-康奈尔双学位金融MBA2021级“金融科技 I”课程报告,作者是潘泓宇、覃璇、羿丹鸿、包碧川、刘文怡、刘浩、房铭。授课教师:薛正华。薛正华现任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建设科技创新、与现代金融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也提出要加强对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的支持。本文将从金融科技助力低碳转型的现状、金融科技工具运用、未来结合方向展望等方面探索金融科技助力绿色低碳发展的可行性。
 
一、金融科技助力低碳转型
 
(一)金融科技与低碳转型融合的成效
 
       金融科技与绿色金融已成为当前中国战略转型的重要发力点,而金融科技与绿色金融的结合也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指明了新方向。近年来,中共中央政府不断加大金融对绿色金融和科技“新基建”的支持力度。
 
       金融科技与低碳转型不断融合,衍生出了众多新的机遇,一是金融科技为碳交易提供了技术支持。全国陆续成立了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科技应用不断助力碳交易所的设立,不断拓展服务范围。二是在金融科技服务实体客户绿色金融需求方面,协助建立了金融机构和绿色项目对接的平台,为解决绿色资源识别及监管成本高等难题提供了技术支撑。三是在绿色金融数据提供方面,科技服务不断提高了绿色金融数据的透明度、可获取性和时效性。
 
(二)金融科技与绿色金融融合面临的挑战
 
       一是参与绿色金融科技的市场主体不丰富,市场参与度和资产收益率不足。从项目个数来看,过半以上项目是以地方金融监管机构作为主导,服务于个体的市场项目奇缺。二是开放程度不足,市场主体参与度低。目前我国仅有6家境外机构尝试在境内拓展项目,地域上集中于北京、上海两地,从业人员约80%分布在北上两城。其中,机构数量集中度最高的城市为北京,数量为16家;金额集中度最高的城市为上海,金额为13亿元,三是领先技术应用的覆盖尚不全面。当前技术应用还主要集中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对AI技术、区块链的应用程度仍有待提高。
 
二、赋能绿色低碳的金融科技工具

       2018年9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绿色数字金融》(Green Digital Finance)中倡导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以及物联网等技术支持来金融创新,帮助ESG项目进行投融资活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2022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指出金融科技是技术和数字化驱动的金融创新,各项金融科技工具,不仅能够提升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的精准度和覆盖面,同时还能助力新型绿色金融产品的推广。
 
图1 金融科技对绿色金融的支持框架
来源:《金融科技赋能绿色金融》

(一)大数据和云计算:全面实时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加强绿色信贷识别精准度,提升绿色融资效率
 
       相比传统数据库软件而言,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能够更全面实时从多渠道收集信息,进行数据的有效采集、处理、清洗、存储、分析与挖掘,并利用决策树、人工神经网络、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数据间复杂关系。能够有效解决绿色金融项目识别难、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提高绿色效益评估,增强绿色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赋能。
 
       以绿色信贷为例,采用机器自动提取数据,系统能够从省、市等数据库中多维度整合信息,对环境治理、气候影响、环境污染等数十项指标进行权重赋予。然后利用模型自动转换,进行人工复评筛选出符合绿色金融标准的项目,在业务流程上实现“T+1”上报银行总行,再由多家银行公平进行抢单,于规定的工作日内提供专员服务。信贷业务借助科技手段有效打破了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信息壁垒,提升绿色项目融资效率。
 
(二)区块链:去中心化机制和分布式存储,确保信息准确性和安全性,优化绿色资产交易系统和供应链体系
 
       在区块链技术领域,通过加密算法、分布式数据存储、共识机制、点对点传输等技术,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能够实现对数据的分布式存储、计算、分析和共享,进一步更好地支持绿色资产交易。
 
       在目前的绿色资产交易和供应链管理系统中,区块链技术不仅能搭建起覆盖绿色企业、金融机构、环保机构和上下游供应商的绿色供应链的融资体系,时间戳的标记还能够在绿色项目的合同履行情况、业务财务历史数据检查等方面进行追溯,实现对篡改成本和数据的真实准确性的提高。
 
(三)人工智能:通过模型和算法提高计算速度、提升数字性能,准确评估绿色投资项目定价和收益率,将绿色金融智能化、动态化
 
       人工智能技术在运用层面,可以有效提升绿色金融海量数据处理能力、提高计算速度、提升数字性能、提供算力支持,助力绿色投资决策过程,协助实现对绿色项目进行的合理定价和收益率评估,切实降低绿色项目的投融资成本。
 
       绿色投资人工智能系统能够根据模型和算法对上千家公司的ESG报告进行分析,将定性信息转化为量化指标,优化环境效益模型和转型风险因子,从而提升定价模型与风险模型的有效性。同时,还能够帮助银行更好地筛选用户,通过与底层数据平台对接并结合知识图谱技术,针对客户多样化的需求来匹配差异化的绿色投资理财产品,从而实现对业务的智能化、动态化管理。
 
三、科技创新实践把握绿色机遇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推进绿色转型和低碳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科技创新。金融科技与绿色金融的深度融合,是提升绿色金融的覆盖面和精准度的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涌现出越来越多优秀的融合实践应用案例。
 
(一)ESG数据库与评价体系:ESG评级
 
       根据全球可持续投资联盟(GSIA)统计,截至2020年末,全球ESG投资规模达35.3万亿美元,占全球资产管理规模的35.87%;2012-2020年ESG投资规模复合增速达13.02%,ESG投资和绿色金融已成为全球投资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在实践中,中国ESG投资在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缺少ESG评价工具和评级方法、国内外评价标准不兼容、数据的可靠性和信息披露的充分性不足等。目前,国际上的成熟资本市场主要采用MSCI、FTSE Russell、S&P等第三方机构的内容。但上述体系在中国资本市场并未很好地适配,并且覆盖不足。为解决ESG数据及评价痛点,金融科技领域涌现一批优秀应用案例,如Wind ESG评级和嘉实ESG评分系统等。
 
       Wind万得参考了国际通行ESG评价体系架构并结合中国的实践,基于环境、社会、治理设计了覆盖27个议题、300多个具体指标的ESG评级指标体系。同时,基于新闻舆情、监管处罚和法律诉讼等对争议性事件进行评估,以实现评价体系及时、全面、准确地反映企业的ESG水平和重大风险。
 
       仅用同一套指标和评价体系很难对不同行业ESG评级进行精准衡量,万得对60多个行业的ESG议题进行细分,并设不同权重,为投资者提供了充分的决策依据。
 
图2 Wind ESG指标体系
来源:万得
 
       针对国内企业ESG信息披露不充分的问题,Wind ESG评级数据库除覆盖ESG相关报告,还聚合了2万多个数据源,并通过AI和大数据识别,辅以人工录入、双重校验的方法验数据质量,以解决ESG信息披露不规范,处理难度大的问题。此外,为解决底层数据不透明的问题,Wind ESG评级还提供了从ESG指标打分到底层数据的全透明展示。
 
       投资者运用完整的ESG评级系统了解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并根据政策要求如碳排放配额、碳交易价格等调整对企业营收的预测、分析监管风险,从而实现对可持续投资的基本面分析。
 
(二)中国华电碳排放管理信息系统 

       中国华电集团是我国主要电力集团之一,也是世界第三大发电集团。为了开展碳排放管理,防范碳金融和碳交易风险,华电在集团层面建立了一套先进的碳排放管理系统,基于实时数据,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的碳排放数据管理、CCER项目管理、碳配额履约和交易管理等功能。
 
图3 华电集团碳排放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构成
来源:中国华电集团

       中国华电集团的碳排放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系统管理、碳排放数据管理、碳配额履约管理、CCER项目管理、碳交易管理、分析决策管理、综合资讯七大功能模块。这一集约系统具备了三大优点:提高数据获取的可靠性及效率、提升碳排放配额履约和碳资产管理效率以及实现自上而下的可视化管理。
 
       自上线以来,该系统已实现对集团国内全部30家直属单位、下属110余家发电企业的碳排放数据、碳排放权履约交易和碳资产管理的实时监管,极大增强了碳排放数据的获取速度和可靠性,提高了企业碳交易管理能力,有效地通过科技手段对履约交易策略进行了赋能建设。该系统符合试点碳市场、全国性碳市场交易系统的要求,为开展碳排放权履约交易和碳资产管理、电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和数字化转向树立了典范。
 
四、金融科技赋能绿色低碳发展的未来

       未来,金融科技赋能绿色低碳的发展将成为我国绿色转型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技术、政策、资本、市场、人才五个层面需持续保持创新和发展:
 
(一)推动新能源技术发展,创新绿色产品和服务

       新能源科技的突破至关重要,但其发展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特点,未来新能源技术的革新将是绿色低碳发展的根基。
 
       (1)新能源技术的突围。第一,利用区块链技术信息可靠、可追溯的特点,建立分布式能源交易系统(DAU社区),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安全性。第二,利用区块链技术帮助企业完善信息披露,使得数据真实、透明、可靠,协助监管机构给绿色金融产品贴标、溯源。第三,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化技术完善用户侧能源管理,助力绿色金融产品的风险识别与定价,构建信贷授信主体和用户画像,完善绿色信用评价体系。
 
       (2)创新绿色产品和服务。将绿色低碳的理念加入到金融产品体系中,鼓励ESG指数基金、绿色供应链ABS、绿色基础设施REITS、绿色保险和绿色债券、金融机构碳排放核算产品等创新产品的发展。
 
(二)完善政策监管体系,加快经济结构转型
 
       政府统筹制定绿色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加强监管对绿色金融科技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加快我国经济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
 
       (1)加快经济结构转型。从高能耗、高污染、粗放式,向低能耗、低污染、精细化方向的转型。

       (2)建立有效的数据共享平台,支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运用区块链、云技术建立绿色数据管理平台,将企业环境处罚信息、企业排污许可证信息、信用数据等在公开数据信息平台共享,建立标准规范的数据库。

       (3)建立健全碳核算标准体系。加强产融合作平台建设,加快数字金融的产业标准,大力培育中介服务体系。
 
(三)大力引入社会资本,拓宽投融资渠道
 
       3060目标下,碳减排、清洁能源等绿色低碳领域有大量的投融资需求。根据机构预测,2030年碳达峰的实现,对应我国每年将产生3.1-3.6万亿元的资金需求。当前,我国计划在2030年前投放2.2万亿、2030-2060年投放3.9万亿助力绿色转型,而传统国有资本无法满足低碳转型发展的资金需求,需进一步拓宽绿色低碳发展的资金渠道,通过绿色金融加大对社会资本投入的引导,使其成为国有资本的有效补充。
 
(四)优化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鼓励跨国合作

       在绿色金融科技领域“师夷长技以自强”,积极推进国际间技术、资本、人才的合作交流,破解绿色转型风险量化、数据管理、绿色资产的识别等难题,积极参与国际项目课题的合作,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我国绿色金融科技产业跨越式发展。
 
(五)加强绿色人才的教育培养,提高专业素质

       加强绿色金融科技人才的教育培养,学习普及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培养专业性、复合型、技术型人才,扩大绿色金融科技专业群体,促进绿色金融科技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自十四五规划以来,我国逐步加强绿色低碳发展从政策到产业的顶层设计,结合科技赋能已卓有成效:一是碳排放中心及各地的碳排放注册机构依次成立,在科技助力下逐渐完善市场化的交易机制和服务范围;二是通过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有效对接项目和金融机构,推动合作双赢;三是逐步提高市场交易数据的真实性和可获得性。
 
       当前,国家逐步颁布可观的配套政策并投入大量的研发费用,科技技术是未来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效路径: 一是提升绿色融资效率;二是建立健全绿色资产交易系统和供应链体系;三是提升绿色资产定价效率,提升绿色投融资参与度。

       
在可预见的未来,绿色低碳概念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首先,新能源技术对于商业模式、产业机构还是可持续性发展创新都是必不可少的;其次,监管需要发挥导向性及前瞻性的作用,通过政策助推产业转型、平台建设及标准制定;第三,在发展绿色体系的过程中,需解决吸引社会资本进入路径的问题,同时提高投资标的的吸引力;最后,绿色低碳概念是国际关注的话题,在本国大力发展之余加强国际间合作。
 
       综上所述,金融科技能够利用后发优势可以在相关技术的借鉴、创新和应用中更高效地完成既定目标,达成全社会的低碳减排结果。
 
参考文献
 
[1] 刘满平. 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十二条政策建议[J]. 电力设备管理, 2021 (2):23-25.
[2]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保尔森基金会,金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案例与展望,2021年,https://www.sohu.com/a/473381368_407401
[3] 刘起贵,金融科技赋能绿色金融,《中国外汇》2022年2月
[4] 刘建飞,黎峥,国内外绿色金融科技发展分析及未来应用领域展望,《绿色金融》,http://iigf.cufe.edu.cn/info/1012/3914.htm
[5]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Green Digital Finance: Mapping Current Practice and Potential in Switzerland and Beyond. 2018. https://wedocs.unep.org/20.500.11822/34499.
[6] 郑国忠,李湘文,金融科技赋能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的思考,《福建金融》,2021.10

 
本文系学生个人观点,不代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及金融MBA教育中心立场,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近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