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级申佩宜:浅谈以色列的创新和创业

2016年12月21日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打印
导语:本周的公司金融课上,田教授系统性地将中美创业投资市场情况给大家介绍了一番,相信大家和我一样都听的很过瘾,但提到技术创新和创业,以及创业投资,有一个国家不得不提,那就是以色列,这个中东国家面积比北京市稍大一些,人口只有800多万,却有超过6000家科技创新公司,平均每1600人就有一人在创业,被誉为“中东硅谷”。我目前的工作主要是投资以色列的生命科技创新公司,所以对以色列创新创业的情况略有了解,但因为接触时间不长所以谈不上什么深刻的体悟,这里就把我了解到的一些信息和大家分享一下,请大家指正!

  以色列创业和创新的繁荣,我认为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首先,政府及相关机构大力支持。

  以色列研发投入占GDP的4.8%,居世界第一。在以色列的创新技术崛起的过程中,以色列政府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独创的首席科学家制度,以色列内阁28个部设立有13个首席科学家和“首席科学家办公室”,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协调指导与该部职责有关的科技活动,全面负责以色列的国家科技政策制定、科研经费分配、日常科技管理工作以及大学和国家实验室资源共享等工作。在长达30年的发展过程中,首席科学家办公室不仅帮助创业公司筹集资金,还协助他们进行项目技术和商业潜力的评估、申请专利、起草商业计划、发展初期业务等等,可以说是“一站式”服务。同时为了吸引来自国外的投资,政府还为国外风险投资进入以色列开展投资提供税收激励,承诺政府按照1:1的比例参与投资,放大投资额,共担投资风险。

 
  在课上,田教授介绍了Y Combinator的模式,以色列也有一套政府主导下的创新孵化器模式,截止2014年底,在以色列“国家技术孵化器计划”内的活跃孵化器有18家。累计孵化企业1900余家,政府共资助金额超过7.3亿美元。其中,1600家企业完成孵化并离开孵化器,这些企业有60%获得了私人投资,总额超过40亿美元。与Y Combinator不同的是,政府的投入在孵化项目(企业)中不占股份,但是项目成功后企业需偿还政府投入的资金,未成功企业不需要偿还。孵化项目成功后需按照其产品销售额的3—5%比例,以专利费的形式向政府还款,直到还清政府资助为止(本金+LIBOR)。目前,首席科学家办公室大约30%-40%的经费来源都是之前资助公司所上交的专利权费,这就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第二,以色列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发达的学术机构,务实的科研态度。

  在800多万的总人口中,34%的人口受过大学教育,12%的人口拥有硕士以上学历;每1万人中有工程师135人,居世界第一,紧随其后的为美国70人。

  以色列大学的学术力量雄厚,9所主要大学和研究机构科研能力在亚洲甚至世界都处于前列,包括希伯来大学(世界排名67),以色列理工大学(世界排名67),特拉维夫大学,海法大学、巴伊兰大学,本古里安大学、魏茨曼研究所等。以色列大学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技术的产业化,几乎所有学校都成立了技术转移组织(TTO),这些机构一方面负责为学校研发的成果在全球范围内注册专利,另一方面还代表所隶属的大学与国内外工业界打交道,鼓励大学科研机构与工业企业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这使得技术的产业化效率大大提高。
图1:以色列技术转移机构(TTO)代表
 

图2、2015世界竞争力报告:以色列高校科研质量及科研成果转化评分及排名

 
  第三,强有力的风险投资支持。

  1992年以色列风险投资产业刚刚起步时,全国只有一个由政府发起的风险基金,到2016年,以色列全国已有100多家VC、PE、天使,为初创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本支持,其中著名的有业绩表现排名全球前十的JVP,由以色列最知名企业家创立的Grove Ventures,以色列医疗医药领军VC Rainbow Medical,创新的混合型风投OurCrowd,投资了Waze、AutoTalks的Magma等等。

  由于以色列本地市场的局限性,拥有先进技术的以色列创业公司,从创业时就是面向全球市场的,所以也吸引了全球的投资者,美国所有的一线VC,包括红杉,Accel, Greylock, Benchmark, Bessemer, Battery, Lightspeed等全部都在以色列有过投资,许多还有办公室和GP驻扎,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中国资本开始投资以色列,包括平安创投、复星、360、百度、阿里等等,中国资本至今已经投资了80多家以色列高科技创业公司。
第四、折腾不休的创业精神。

  犹太创业者由于民族文化、发展历程等,造就了他们热爱创业、勇于拼搏的共同特点,基因里就流淌着创业的DNA。在历史上,由于战争等原因,犹太人被迫离开自己的国家,分散到世界各地,其身份都是“外来移民”。他们需要生存,有挣钱养家的需要,这种被称为“生存型创业”。

  无论是早期流散在外的犹太后裔,还是以色列建国后的犹太移民,面对的都是一种重头再来的生活,而创业是能够让他们"绝处逢生"的机会。这种精神使得以色列“连续创业者”的比例是10%,是硅谷(5%)的2倍,我亲眼见到的是一个70多岁的老先生,目前第三次创业(前两次都成功地将企业出售),精力旺盛,在如此高龄还能保持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另外有趣的现象是大多数创业者不选择企业做大,而是选择“快进快出”,一般企业做到几千万或几亿的时候就会将公司卖掉,然后投入到自己更看好的领域,这也是以色列并购比较发达的原因。华尔街日报的VentureSource做过一项研究,对比了各国创业公司从获取种子期投资到退出之间的时长,以色列初创公司平均只发展了3.9年便快速退出,与此相比,德国为4年,英国为6.4年,法国为6.6年,而瑞典创业者则等待9年的经营与发展后才选择退出。

  以色列青年深受犹太文化的影响,大多选择独立闯荡,自己创业。大家都喜欢“各自为政”,自立山头,这也是以色列难以有大企业出现的一个原因,我目前接触到创业公司最大的不超过20人,而且他们深刻明白自身的资源和能力不足以支撑完整的产业链,因此创业的方向都是视角很独特的细分领域,可以说是小而美。

  此外,以色列全民兵役制度使得所有的创业者都当过兵,这使得以色列最强的技术是军事技术转民用技术。例如现在很多视频技术,很多互联网技术都来自情报搜集系统。每次看到创业者的背景我就被震惊了。

 
  以下是我们对以色列医疗器械市场进行的一些研究,其中涉及到行业基本信息,投融资和退出情况,另外还有孵化器和VC与非VC支持公司的数据,以及有Corporate Funds参与投资企业的情况,与今天的课程有些联系,发上来供大家参考。
 
  作者介绍:申佩宜,昵称hank, 本科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曾就职于方正信息产业集团战略投资部,作为投资经理负责TMT领域的战略投资和并购,目前就职于睿盟希资本。
  *睿盟希资本专注中以跨境的投资机会,在以色列设立子公司和专职常驻团队,聚焦高成长的医疗细分产业,组建了国内第一只专注于眼科医疗器械以及医学影像智能(人类视觉以及计算机视觉)为细分产业方向的跨境产业基金,以以色列为核心,辐射美国、新加坡、中国本土等地区该细分领域的产业机会。

来源:清道康聚议堂

近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