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中国企业创新——案例与观察|清康MBA创新发展论坛

2025年04月14日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打印

3月30日,清康MBA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隆重举办。此次论坛汇聚了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与康奈尔大学约翰逊管理学院的领导、嘉宾、校友及学生等近200人亲临现场。同时,通过清华大学、清华五道口、清华五道口MBA等十余个网络平台进行直播,吸引了超过231万人次的热烈关注与观看,彰显了论坛非凡的影响力与广泛的关注度。

康奈尔大学约翰逊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黄明出席论坛,在主旨演讲环节作题为《中国企业创新:案例与观察》的分享。

图为黄明

黄明首先分享了自己二十多年来对中国企业创新研究的心路历程。他指出,在2004年、2005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当时很难找到一个符合其定义的国际一流企业——即在主流国家市场、做主流行业、赚高额利润率的企业。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特别推崇华为,认为它是当时唯一接近一流的中国企业。

黄明以三星为例,详细剖析了如何从低利润制造行业提升为世界顶尖企业的过程。他强调,三星的成功在于其创始人李健熙的国际视野和大胆变革,以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的全面改革。三星投入巨资在硅谷设立研究院,吸引全球顶尖人才,进行前沿研发,最终实现了技术的飞跃,超越了日本同行业企业。

他进一步指出,华为在当时的中国企业中,从企业文化、创新投入、人才挖掘等方面都表现出色,是中国最接近三星的企业。而今天,他认为小米更像三星,具备一流国际企业应该具备的能力。此外,他还提到了字节跳动、大疆创新、腾讯等优秀国际企业,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部分企业,认为这些企业都有潜力成为顶尖的国际企业。

黄明教授总结了产生优秀创业企业和一流企业的要素,包括追求梦想和完美的领头人、坚持大幅研发投入、敢于冒巨大的风险、不拘一格吸引顶尖人才等。他特别强调了研发的重要性,认为研发不是成本部门,而是企业的命根子,是企业获得巨大潜在价值的关键。

此外,他还谈到了中国企业创新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他认为,政府对中国企业的研发创新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这是中国经济的亮点之一。同时,他也指出了中国企业面临的融资环境挑战,以及股市对科技行业泡沫的容忍度问题。他认为,股市对科技行业稍微有一点泡沫,或许对于社会来说是好事,可以鼓励更多人创业创新。

最后,黄明对在座的同学们提出了殷切期望。他鼓励大家找到好的机会要敢于创业创新,并强调了创业失败率虽高,但一旦成功就能奠定家庭经济基础和事业成功的基础。他提醒大家在选择创业赛道时要问自己几个核心问题,包括赛道是否值得做、自己是否适合做、自己有什么竞争优势等。


近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