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10周年
十年扎根,成就卓越
今年是清华-康奈尔双学位金融MBA
成立十周年
十年来项目始终
铭记初心,砥砺前行
与此同时,
校友们也伴随着项目共同成长
我们邀请了数名校友
谈谈这十年来的成长轨迹与丰硕收获
本期校友是
金融MBA2015级
张野
张野,青山资本创始人、天使投资人,中国一线早期投资人代表、作曲家、音乐制作人。2015年考入清华-康奈尔双学位金融MBA项目,成为该项目首期班学生。
(点击查看视频)
奏鸣人生的序曲
2012年,二十多岁年轻气盛的张野只身来到北京,决定从零开始,成为一名投资人。“中国话都会说,但创投圈的语言是一个字都听不懂。”张野在最开始创业的时候,不只是困难重重,而可谓是“四处碰壁”。在这些压力之下,他选择一点一点“掰扯”投资的概念,用最笨、最原始的方法与投资圈的前人认识。4个月后,他投出了自己的第一个项目。之后经过不断打磨与学习,青山资本于2015年正式创立。
当问到如何形容青山资本这家公司时,张野想了想,然后不紧不慢地为我们分享了他的见解。“我想,世界上任何事物其实都是在理性与感性、科学与艺术之间寻找平衡。事物内部往往遵循的是科学思维,强调的是知识层面的东西,比如科学原理、工程思维、物理思维等,但同时事物的外部又需要讲究审美。我自己就希望我的品牌是‘美’的——做一家美丽的、艺术的企业,这是我一直在追求的。”青山资本正是一家兼具理性与感性的企业,它在应用层面上逻辑是十分简单的,就是通过风险投资这种商业模式来实现资金变现,而在内容层面上它则有着对于艺术的追求。或许就像张野名字中的这个“野”字一样,他的一言一行,都展现着非同一般的野心和活力。
2015年时,张野被清华-康奈尔双学位金融MBA项目所吸引:体系化的知识图谱、可实操的课程体验、接地气的教学方式,这些都让他的内心产生了悸动。在多年的金融实践探索中,张野已然总结了不少创业逻辑和方法,但源于其不断追求,迭代自我的人生理念,他始终渴求学习了解更深入、更细分的金融知识,就这样敢想敢干的张野成为了MBA项目首期班的一员。
图为张野在五道口做分享
“加入到项目后,我发现在这里也是某种意义上的‘科学与艺术的平衡’。清华文化是更理性的、更科学的,而MBA项目上则会讲求对金融从业者的道德教育、品行教育、审美教育,这二者的交织融合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在康奈尔大学纯粹地享受知识,在另一个国家与密友同学建立坚固的友谊,举办各种活动等等,这些有趣的故事都成为了张野难忘的记忆。“如果有机会,我很想再听一听田轩老师的《创业金融》这门课。田老师从更宏观的视角梳理了中国风险投资的结构,直至今天,青山资本走过了十年,风险投资行业有了很大的变化,很想再向老师学习请教如何从外部宏观观察这个行业,看看青山在这个生态环境中是什么位置。”回想起在项目的生活点滴,张野的思绪一下子被拉回到将近十年前的那段时光。或许,项目就像是一曲动人的奏鸣曲,拉开了张野人生的又一篇章。
“生活本就是一首充满享受的变奏曲”
项目带给张野的除了知识体系上的提升,还有诸多良师益友。他形象地把“和老师同学们交往的过程”比喻成是一场“奇妙的相遇”,这份友谊和缘分让张野十分珍惜。在项目就读期间,张野担任了项目首期班的班长,毕业后还担任了第一届清康FMBA同学会会长,为同学们做好服务的同时,张野还推出了许多内容丰富、形式有趣的活动。比如班级迎新篮球比赛、拓扑节校友活动、新冠疫情时期驰援湖北武汉的捐赠活动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张野鼓励大家成立不同的筹备小组,并积极动员同学参与,为大家建立信任、强化友谊搭建了重要的平台。“项目让我和同学们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情感,甚至很多人现在依然是我的创业伙伴。”
提到同学会理事会的一句口号,张野至今还印象深刻:Best or Nothing。“我想,这句话可以代表清华-康奈尔双学位金融MBA项目中一种群体的共同追求和精神共识,那就是——凡事追求极致,一旦做,就做到最好。项目到今天已经成立十年,这仍然是很重要的精神,需要被代代延续。”
图为张野与同学们合影
对于张野来说,他自己也在穷尽一生去追求“Best or Nothing”,换言之,他的生命底色就是在追求更好、追求最好的旅途中,收获多元化的人生体验。18岁时那年,张野只身远行,去到俄罗斯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在他的生活里,严肃音乐成为了那时与他相伴的重要伙伴。而当时光跳跃,现在他又成为了一位具有国际创投背景的投资者。“音乐要求人是感性的,允许情绪在很大范围内产生波动,通过作品来呈现自己的情绪。但创业是要压缩情绪在一个区间之内,成为理性的人。二者之间既要有取舍,也要找平衡。”这些标签和身份,在张野看来,“只是因为想做一个有趣的人、过一个有趣的生活,体验多元化的人生,让自己的视野和世界更宽阔。”
“2023年2月,我去了电子音乐的起源地荷兰,去到了一个当地的小村庄和优秀的电子音乐人交流。当时在车上,我看着那一片宽广的农田就这样在我眼前延展开来,这种人生的宽阔感让人非常享受。”上周张野还在北京与一众投资人讨论金融问题,而时间一变,他又来到了世界上的另一个角落,和诸多隐士去探讨音乐世界的奇妙。在多元身份、多元生活中时刻切换与转变,对于张野来说是如此难能可贵,他也同样以这样的心态鼓励着更多的人去打破舒适、创造机会:“这个时代给了人很多选择,我们不像上一代那样很难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所以,在这个充满幸运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去把握这些选项。”
在张野看来,作为首期班的学生,他见证了项目从早期成立到十年风雨的成长,见证了项目经历的诸多棘手困难。“清华-康奈尔双学位金融MBA项目的成长就像是一次创业,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困难,和一家创业团队来比其实有很多共同之处。《左传》中有一句话,叫做‘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我想,这也是我们项目走过十年的体现。希望未来,项目能够为祖国培养更多金融人才。”张野的十年成长蜕变与项目始终是同频共振的,共同走过十年,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他的人生就如同一曲旋律、节奏、对位等元素不断变化的变奏曲,这些音符的线索交织形成华美的音乐,展现着无数的奇迹和魅力。
回望时代的交响
回望近十年来金融行业的变化,张野细数了时代背景对其的影响。十年前,青山资本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求下诞生,整个中国也在两三年之间新成立了成百上千的风险投资基金企业,诸多企业由此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虽然各自有着不同的定位,但其成长的背景都离不开适应时代的需求。
时至今日,张野提到,十年前有将近一千家的风险投资企业,现在可能只有二十家左右还存在于行业内,这反映出了金融行业重大的结构变化。“青山资本最开始在众多机构中是相对落后的,但到今天,它却在市场上有一定认可度,我想这既是把握住了时代国家的机会,也是探索到了清晰垂直的定位。”一直以来,青山资本将企业目标专注于消费领域的早期投资,始终坚定于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由此帮助青山度过了巨大的行业变迁。
“在如今全球化的格局背景之下,面对金融行业新常态的不确定性,美元基金主导的风险基金投资行业,当下也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青山资本在未来也会持续关注我国的政策和政府的要求,为中国的金融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除了专注于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青山资本在这十年中还始终坚持“做一件事”,那就是成立青山公益计划,对贫困地区的孩童进行资助。“青山资本每投资一个项目,就要资助一个小朋友,到目前为止已有148个被助人。”青山资本所帮助的小朋友,大多都生活在中国中西部地区大山深处,当地甚至没有官方办理业务的银行,需要做成挂号信亲自交到孩子手里。正是如此艰难的条件,更坚定了张野资助贫困山区儿童的决心,“我们要给他陪伴,还要给他精神指引,让这些小朋友们愿意走出大山、拥抱世界。”
张野曾在2013年资助过一个云南临沧市永德县小勐统镇的女孩,她的全家年收入只有2000元,就连房子都是快倒塌的样子。为这位女孩提供资助后,她经常给张野写信表达感激,说自己以后也要成为这样的人。“她曾经告诉我,她在未来虽然不一定能用资金资助更多的人,但她想要成为老师,帮助更多人接受更多的教育,后来,这位女孩也拿到了家乡学校的教师聘书,这真的让我非常感动。”张野提起自己与孩子们的交流,眼角不禁泛起了笑意。
谈及为何要坚持十年去做公益,张野这样说到,“金融行业从业者是资本的协调者、再分配者,对于青山来说也是一样的。我们把资金投入到创新创业中,当这笔钱挣到之后,我们也希望能够持续投入到公益环节,成为我们平衡事业的一部分。”人生奇妙,梦想能够治愈人心,从而产生力量。
回顾十年以来的个人发展,张野认为选择创业是一个对自己来说很困难的决定,但同时,它又是正确的、庆幸的、让人兴奋的过程。在青山资本已经走过十年的今天,“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舒心的日子”是很少的,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充满挑战、困难重重。但即使如此,当时代赋予了我们机会时,就要勇敢地去迈出这一步。在未来的日子里,张野希望能够抓住多变的时代机遇,做好自己手头的事情,做好投资创业的事业,做一个心怀他人、心念清明的好人。带着这份祝福,他将一直坚定地走下去。
文字 | 陈宇
编辑 | 包欢欢
责编 | 高岚
审核 | 魏晨阳 张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