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晚,清华五道口MBA金融强国·启航计划线下主题分享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以《美国上市公司的消亡规律及其客观量化原理》为主题,特邀富达投资资深研究顾问郑任远带来主题演讲,清华五道口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中国保险与养老金融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董克用教授做点评总结。清华-康奈尔双学位金融MBA项目校友、在校生30余人参与活动。
郑任远通过深入分析,揭示了美国上市公司消亡的普遍规律,并探讨了其背后的科学原理。他的研究显示,大多数上市公司最终会遭遇衰退甚至消失,这一现象与生物物种的灭绝呈现出惊人的相似性。郑任远的演讲强调了非线性动态系统在企业发展和衰亡过程中的作用,指出企业在追求增长的同时,必须面对组织结构日益复杂化和创新速度减缓的挑战。他的见解为理解企业生命周期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企业如何通过持续创新和组织变革来延长生命周期提供了宝贵的启示。此次分享不仅丰富了与会者对企业成长规律的认识,也为金融行业的专业人士提供了深刻的洞见。

图为郑任远分享
在点评总结环节,董克用对年轻一代寄予了深厚的期望。他强调,现在的年轻人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历史节点,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董克用提到,他们这一代人见证了中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并鼓励年轻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创新,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他指出,现代社会的多元性和创新精神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而年轻人需要超越前辈,学习未知的知识,以适应互联网时代和不断变化的全球局势。董克用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年轻人的激励和信任,他相信年轻人有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新的成就,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图为董克用点评
未来,清华五道口金融MBA项目将继续与金融界的领军人物、学者以及资深校友合作,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为参与者提供丰富的交流与学习机会。让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活动中再次相聚,共同探索金融领域的无限可能,携手迈向金融强国的辉煌未来。
【活动感言】
蓝怀昭 金融MBA2023级
这是一堂从“第一性原理”认知和洞察公司发展的精彩讲座,郑老师从生物体的进化和消亡讲起,延伸到公司的发展和消亡。这一规律对我们商科同学来说非常值得深思和借鉴。人类的组织,例如公司在一定的时间长度内会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定律(Entropy Increase Principle),伴随业务发展,组织机构变的更复杂,组织成员的部门利益纠葛也会更多,运作效率也会降低,逐渐走向死亡。如何成就卓越的“百年老店”,关键点在于持续创新,不断的创造增长和转型的“第二曲线”,但是企业跳跃第二曲线的机会窗时间周期是不断缩短的,所以企业的文化一定要有一定包容性,允许不同的多元文化,同时要有持续创新的机制,及时转型。
听着郑老师娓娓道来的精彩研究,其实我第一想到的是芬兰的诺基亚公司,19世纪末是一家木材加工,造纸的公司,成功转型做橡胶产品和电缆,20世纪80年代转型做电信,通讯设备,在这百年历史中,诺基亚的基因中是写满了创新的,虽然今天诺基亚目前在通讯设备和服务领域依然强大,但是手机业务出售给微软,手机近乎消亡,是什么原因让诺基亚错过智能手机发展的黄金时间呢?有组织的原因,有战略的原因,市场竞争加剧的原因等,用郑老师这个公司消亡的分析依然符合企业发展的“熵增定律”,未能通过创新跨越发展的曲线。
刘宇钊 金融MBA2024级
周末傍晚有幸参加《美国上市公司的消亡规律及其客观量化原理》的讲座,郑先生以新奇而系统的分析角度,以百年来美国公司的兴亡数据、对比自然界生物能量流动规律,推导出了一套关于组织效率、管理架构和业务发展的联系。关于企业的生命周期,学术界从产业周期、资本结构、投资决策或多元化角度,都有很多的分析,但是从熵增原理和能量流动角度来看的分析不是太多。这次讲座中,郑先生从能量流动角度,阐述了关于组织规模与成本增长、营收变化之间的关系,这一关系与自然界中生物的体型和能量摄入,生物体的内部组织协调原理暗合。这一分析发现,不仅能够对企业发展速度和组织规模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也对投资者对于不同阶段、不同体量的企业其增长预期,有较强的对比校正意义。未来在发展企业、分析公司规模的时候,我们在关注行业增长、企业竞争力和核心团队的愿景之外,也多了一个从能量流动和熵增角度的分析企业发展的参考系,从而对管理投资预期、沟通业务目标有很好的支持作用。关于企业创新和创新周期研究,相比于各种针对破坏性创新、创新螺旋等理论,郑先生也对企业的发展迭代周期,创新的意义做了深刻的阐释。在企业发展和投资分析过程中,我们总会被层出不穷的技术新名词、新的理论体系所困扰,也很难看清楚未来的新增长点,通过拉长周期来看,我们的创新过程是逐步形成了一个飞轮效应,创新来的越快,要求企业创新也要越快,这也对企业的发展和能力的迭代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是给企业家和投资人非常好的一个经验。然而大的企业也不会一直永存,在熵增原理的分析中,大的企业受制于运营效率、沉淀成本、资源分配等,总体趋势是从有序到无序,从领先到落后,一鲸落而万物生,在这些曾经辉煌的废墟之上,我们也会发现新的火种和机会。虽然自然原理带来冷冰冰的现实,对于我们的决策和预期体系有很好的参考作用,但是我们再这一历程中,也看到了自然界生物体以有序对抗无序、以及人类孜孜不倦的创新发展精神,而这一精神,也正是我们这个社会发展的动力,人类存在的意义。
文字&编辑 | 刘瑞阳
责编 | 高岚
审核 | 魏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