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级王浩课后感悟:智说“一带一路”

2017年10月25日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打印

  导语:清华-康奈尔双学位金融MBA2016级《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理论》课程于10月8日顺利完结,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生导师张燕生是本课程的授课老师之一,他针对中国经济转型与“一带一路”倡议为同学做了独家分析,本文为2016级王浩同学的课后感悟。


 

王浩、清华-康奈尔双学位金融MBA 2016级学生、东兴证券权益投资部副总监(主持)、国际投资部总监


  国庆中秋双节假期,有幸聆听了张燕生老师对于当前中国经济转型与“一带一路”倡议机遇的独家分析。张燕生老师就全球化的问题和面临的现状,解析了中国“一带一路”为推动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动力,认为中国现在在全球扮演着积极推动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积极推动世界和平、合作发展的重要力量。

  张燕生老师,现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曾任发改委学术委秘书长、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专业研究领域为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曾出版中、英文专著(包括合著)若干部,其中部分成果曾先后荣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国家发改委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中国发展研究奖等。曾担任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讲解。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期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旗帜和主要载体,同时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一个平台。按照张燕生老师的说法,“一带一路”倡议是推动全球化良治的一个有力抓手。同学们在张老师的引导下,就“一带一路”的时代意义、“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和全球的作用、“一带一路”的风险与挑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使我受益匪浅,对于“一带一路”这个时代主题有个更深刻的感悟。

  提出“一带一路”这个倡议3年多来,进展明显,现在如何准确把握其时代意义?

  在历史上,开放期和兴盛期往往是重合的。因此要树立全球视野,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目前,全球化面临着两个选择:一个是继续推动全球化,需要改进过去全球化的缺陷,推动一个公平、创新和良治的全球化;还有一个是“逆全球化”有可能使全球化进入间歇期。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就是为了进一步推进全球化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越是在“逆全球化”的情况下,推动“一带一路”的意义就越重大。

  但是,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是机遇,历史上凡是全球化得到发展的阶段都在经济增长的快车道上,凡是搭上全球化这班车的国家和地区都获得了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是风险,在历史上全球化时期都是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等高频率发生的时期。

同时,全球化既有创新驱动,也有开放驱动,还有市场机制的推动。因此,推动“一带一路”可以给全球带来新机会。越是新科技革命,全球化的意义就越重大。因此,“一带一路”契合新科技革命,它能够在全球满足个性化、碎片化、分散化、和本地化需求。

  “一带一路”建设将会对中国和全球发挥哪些作用?

  “一带一路”的本质是通过提高有效供给来催生新的需求,来实现世界经济的再平衡。当前全球产能过剩,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就把全球过剩的产能送到全球严重短缺的地方。“一带一路”的本质就是如何能够提高有效供给,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始终没有得到满足的需求,它有利于全球再平衡。

  “一带一路”也就是中国从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延伸扩展到对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和转型中国家的开放,而且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中国西部大开发紧密结合在一起。“一带一路”建设将推动中国和世界更加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的推动下,也就通过中国渠道把中国技术、中国品牌、中国产品和福利送到“一带一路”沿线那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这对于中国企业是一个巨大的转型;同时,可以使全球人民享受到中国制造的福利。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如何才能打消国际社会的一些质疑和顾虑?

  “一带一路”就是要回应国际社会所提出来的一些质疑,“一带一路”建设必须能够造福于本地人民和本地经济,能够造福于世界,“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用行动证明“一带一路”不是要搞新殖民主义。同时,“一带一路”建设要能够和当地政府一起,探索建立起符合沿线国家国情环境标准和行动。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风险较大,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面临哪些风险与挑战?中国企业如何把控风险?

  国际产能合作是把中国的技术、资金和管理,和“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需求、劳动力、资源要素有效结合起来。在国际产能合作中如何保证是绿色、低碳的?既是一个机遇,同时也是一个挑战。而且,要聚焦重点地区、重点国家、重点项目。要聚焦重点,就会涉及到“一带一路”的规划和沿线国家战略和规划的对接,就会涉及到怎么能够使沿线的人民和企业有机会参与和共享。这也提出了挑战。

  同时,“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企业转型的必经之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政治风险、制度风险、市场风险、经济风险和经营风险都比较高。但是这些国家和地区也是全球竞争最薄弱的地方,恰恰是完成中国企业转型最好的地方。在这些地方,从过去30多年的代工模式转型到自主创新模式,即完成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渠道的转型。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完成企业转型、产业转型和经济结构转型。“一带一路”建设将是构建一条文明之路、合作之路、多彩制度的纽带,将惠及沿线相关国家和域外的国家。

简介 清华-康奈尔双学位金融MBA2016级《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理论》课程于10月8日顺利完结,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生导师张燕生对中国经济转型与“一带一路”倡议为同学做了独家分析。

近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