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到2022年,
是属于“金融黄埔”清华大学五道口
金融学院的新十年。
一树一树的花开,直至青山满春色。
紫藤几度开落,
见证着校友们的初心如磐,
笃行致远。
引才育才,立德树人。
“紫藤”专题,
走近从清华五道口出发的他们。
校友档案:
张宏鹤,2017级清华-康奈尔双学位金融MBA校友。目前担任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公共事务主管,负责商业机构理事单位的拓展与维护,以及外滩金融峰会的商业合作工作。
疫情发生这几年来,我感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代,人们对“黑天鹅”“灰犀牛”都已经见怪不怪,面对未来,我也常常感到无所适从。五年前,我进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学习,五年来,我的身份和职业路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抽屉里至今收藏的厚厚一摞单周往返京沪、双周往返沪深的高铁票,见证了我那段求学路上的风雨兼程。两年的清华五道口生涯,是我今生最宝贵的经历和财富,它教会我面对未知应该保持怎样的勇气和坚持,我的生活也因为这段旅程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模样。
备考
2016年是我离开国家开发银行加入南方资本的第三年。从投资经理到开始担任部门负责人,让我愈发意识到自己在具备基本的项目管理和执行能力之外,对宏观政策的理解、金融理论的储备还有待提升。本科毕业6年,也希望自己能在学历上有进一步的提升。第一次知道清华五道口和康奈尔的双学位FMBA项目,我就把它作为了我努力的方向。这个项目几乎完美符合我希望进一步提升的愿望。
参加过4月份的招生宣讲会后,每一个周末和出差路上的间隙,我都在认真地准备全国联考。至今回望,都仍然想感谢自己当年那样的努力和坚持,才让现在的我面对更为广阔的未知世界时,有了底气与从容。
也是在这一年,资管新规开始征求意见,我们团队敏感地认识到,这一轮的金融监管红利即将结束,未来更为规范的持牌业务和统一的监管标准,才是行业的主流和监管鼓励的方向。我们团队开始筹备面向机构的公募基金销售业务平台,而这在当时看起来还完全是非主流的业务方向。
求学
2017年我们团队从深圳到上海,从零开始搭建并经营一家持牌基金销售机构,也是从这一年我开始了一周京沪(学院上课)、隔周沪深(回家)的奔波生活。求学的这两年,也是我全方位飞速成长的两年,在公司我先后负责信息系统建设、营运、风控,以及长三角和珠三角、重庆地区的城农商行的市场对接工作,同时还多次赴港,申请并获得了香港证监会的149号牌照,个人也获批RO资质。每次访港期间,我的导师高洪星都抽时间和我交流,除了在论文上的具体指导,还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并鼓励我在职业道路上大胆尝试,敢于突破。
张宏鹤(右)代表所在班级向朱晓冬教授(左)赠送班级刊物《三生万物》
赴美期间张宏鹤(左)与康奈尔大学约翰逊管理学院院长Mark Nelson(右)合影
在两年的学习中,与各行各业同学们的交流,近距离接触名师大咖和行业领袖,极大地开拓了我的眼界,让我真切地认识到这个世界其实如此的多元和多维,我也开始思考,人生也许可以不止局限于我现在的传统金融行业的成长路径,而应该去尝试更多不一样的可能。
图为2019年5月,张宏鹤(后排左三)参加毕业答辩
毕业
2019年6月,我如期完成了论文答辩,顺利毕业。通过这两年在五道口的学习,我认识到金融行业,尤其是面向机构客户的服务,在保证合规底线和专业化的同时,需要不断加大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以科技手段赋能金融行业降本增效。我主张公司应该进一步加大系统建设的力度和投入,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智能投顾、产品研究、机构赋能等更具技术含量的增值服务和资源储备。
紧接着2020年春节前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机构客户的线下拜访和开户、签约等都面临极大地不确定性,这更加坚定了我全面推进业务线上化,提升信息系统建设水平是未来行业发展趋势的看法。
但公司认为疫情只是暂时的,并坚持认为只要做好当前几家主要客户的基本交易保障即可,不愿意在短期内对可能看不到直接收益的系统建设、研究力量、业务模式探索等方面进行投入。由于已经先后分管过中、后和前台业务,我明显感觉到自己在现有平台上,无论是认知提升还是职业发展都进入瓶颈,现在又和公司股东在未来发展方向上陷入分歧,我经历了职业生涯以来最为痛苦的一段时光。
选择与成长
面对疫情和行业变革,我是坚持还是离开,或者如何去开启新的职业生涯?或者作为创始成员和高管,就干脆在现有平台上与自己并不认可的经营理念妥协?就在我陷入迷茫的时期,张晓慧院长在毕业典礼上关于“坚持学习和成长,坚持做最好的自己”的致辞给了我信心和力量,让我明白时不我待,要遵从自己的本心,而不是虚度时光。我的导师高洪星也鼓励我积极做出改变。于是我选择了从现有的团队和平台离开,我坚信我应该选择一个可以进一步发挥自己价值,并且可以实现共同成长的平台。
时光飞逝,转眼我加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这个平台给了我更为广阔也更为坚实的成长空间,我在市场化机构从事机构开拓、具体实务的工作经历,也确实填补了一家专业化的金融政策研究智库,与商业化机构的有效沟通和衔接。目前我除了负责外资机构、资管行业的理事单位对接之外,外滩金融峰会作为年度最大的项目,我也负责具体商务合作的落地和执行。此外我还积极参与或旁听各类我感兴趣的国际交流、全球治理、绿色金融、金融科技、财富管理等相关的活动和课题研究。
图为2020年10月24日,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工作人员(张宏鹤为左七)与嘉宾合影
三年来,除了亲身参与2次外滩金融峰会、曲江论坛、金家岭财富论坛和CF40年会,了解到大型会议从选题设计、嘉宾邀请、会务组织、媒体传播、现场管控以及会后成果呈现、影响力评估等全流程的运作,我也逐渐熟悉了智库作为NGO从组织架构、产品设计到营运管理的非商业化运作逻辑,对高校和研究型智库的基金会运作模式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作为一家非官方的国际化智库,这里提供了我更为宏大和全球的视野,去思考当下我们面临的问题和局势,以及如何看待和理解监管在推进和规范行业发展时的考量和顾虑。我也养成了通过阅读西方智库研究成果,和国内研究多角度对比去理解和看待问题的习惯。还有最让我欣喜的是,在这里我还时常可以在会期或参加活动时,和包括张晓慧院长在内的许多学院老师碰面,也有了更多就具体问题向老师请教和学习的交流机会,每次活动也开始看到并熟识越来越多的校友,这让我时常以为自己又回到了小院。
回望这几年来的每一次重要选择,关键时刻总是五道口给了我指引和信心。面向未来,我将牢记张晓慧院长“人生当以不惑、不忧、不惧为目标,坚持学习和成长,坚持知行合一”的嘱托,在当前这样的变革年代,当我们面临未知和不确定性时,要始终坚持创造价值和实现成长,应该勇敢地做出选择、突破和改变。“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我相信,五道口将是我们永远的航向标和前行力量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