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级陈硕课后感悟:《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Ⅰ》③李文红:宏观审慎监管的思考与探索

2017年09月23日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打印
导语:清华-康奈尔双学位金融MBA2016级《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Ⅰ》课程于9月17日顺利完结,此次两天的课程,师资阵容豪华,教学内容前沿,授课互动创新,受到了超强好评。我们分别邀请到四位业内知名经济学家、行业专家,为大家讲授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前沿主题,按授课顺序分别是:

1、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博士
主题:世界经济金融结构变化、特朗普冲击和政策拐点
2、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徐忠
主题:经济金融热点问题(是否存在新周期、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及全球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
3、中国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李文红
主题:宏观审慎监管的思考与探索
4、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长纪志宏
主题: 去杠杆背景下的金融市场发展

主题:宏观审慎监管的思考与探索
 
 


李文红
中国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

 


学生感悟

  首先,李老师从金融危机后各国监管机构的反思讲起,分析了原有政策框架的优势和不足,即货币政策与微观审慎监管均不足以保障金融稳定;随后,李老师介绍了国际上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包括宏观审慎分析、宏观审慎监管工具和相关治理结构,论述了宏观审慎政策与微观审慎政策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最后,李老师从时间维度和跨行业维度,具体介绍了逆周期监管工具和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政策框架,对巴塞尔协议III关于银行资本的最新要求进行了解读,使我们对银监会关于资本要求、杠杆率、拨备覆盖率和流动性等四大类监管工具出台的及时性和必要性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发达经济体债务过快增长、资产价格持续上涨、金融机构过度承担风险、杠杆化程度过高,是导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李老师从监管者和亲历者的视角,通过逻辑缜密的分析、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刻独到的见解,系统性还原了金融危机的机理,阐释了妥善处理债务增长、杠杆增加的重要性。整个讲座干货满满,兼具学术性、思想性和前瞻性,帮助我们对被奉为圭臬的一系列经济学教条进行了重新认识,也激发了我们对于如何在宏观审慎框架下,吸取西方发达经济体的经验教训,通过加强逆周期和系统重要性机构监管等手段,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稳定的思考。
——金融MBA2016级   陈硕
 

图为:金融MBA2016级学生与李文红主任合影留念

近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