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级蒋心蕊:读《教育的目的》观教育创新

2018年06月11日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打印
本文为清华-康奈尔双学位金融MBA2017级“自然辨证法”课程的优秀作业,作者是2017级学生蒋心蕊,授课教师为雷毅(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
 

清华-康奈尔双学位金融MBA2017级蒋心蕊
 
背景:因为机缘巧合地缘故,自年轻时候起,便和教育有着很多的互动。首先,肯定是被教育对象,从义务教育、到海外留学,到网络MOOC;其次,也是教育的参与者,大学时候还跑去新东方兼职教过一段时间书,体验人生;再者,是教育行业的投资者,股权投资是我的小饭碗,很乐意把饭碗和兴趣相结合;最后,我还是教育公益的信仰者,前前后后陆陆续续五六年,对流动儿童“授之以渔”的理念和价值散播很是坚持。但是不管怎么样,归根结底还是个外行!
 
这本书是我们教育公益牵头人给我推荐的,他是个非常棒的自我驱动学习者,也是阅读教育的全情践行者,我没有他那么纯粹,但也能分享些更多角度杂糅的理解。借着哲学边界比较大,絮叨几句。
 
提炼我个人触动最深的几个观点:
 
“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这段话是我认为最重要也最为认同的一句话,把教育的第一要义的定义屏除了考试,甚至是知识这样的具像目标,而是把立意放在了对生命本身的尊重,提升到了丰富生命自身的多样性与个体性的高度。
 
当然这样的定义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是极高的,在任何发展阶段中,可以规模化的工程总是易于个性化定制化的工程。每个人都千差万别,对每一个教育从业者的悟性要求都更高,从国家层面资源的投入要求更大,更不要说与我国中庸文化相悖的根本性挑战。
 
有一个苗头是值得关注的,全球化进程对千禧年一代/Generation Z的文化影响,以及互联网新科技对传播方式的改造,对于个性化教育的形成是正向的支撑。并且,个人有个大胆的判断,可以规模化教育(培训)的内容都更容易被人工智能替代。本书提出的教育的目的可能是应对人类对人工智能恐慌的方向。
 

 
“我们必须记住:不能加以利用的知识是相当有害的。所谓知识的利用,我是要指要把它和人类的感知、情感、欲望、希望,以及能调节思想的精神活动联系在一起,那才是我们的生活。如果只是一味地通过被动记忆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来塑造自己的精神生活的话,简直不可想象。”
 
作者所指出的不加利用的知识是有害的观点直击中国教育的最大弊病。并不是中国教育内容本身没有用,而是教育方式没有打通灵活应用甚至举一反三的任督二脉。这样的教育,不能为人生赢得前进的筹码与内生的力量,更不用说形成独立的人格从而获得生命的饱满与喜悦。
 
这里面有千年科举考试的影响,也有发展阶段客观条件限制的考虑。作者指出“这样的知识是用害的,他不是知识”。这句话我非常有共鸣,从小跟着核物理研究的外公成长,他只教会了我一件事情,独立思考。我几乎不用思考就能想起来他时时教诲的那句话“任何一句话,任何一个人,不管他是多么的亲近或者多么的权威,你都要基于自己对最本质现实与规律的认识,重新判断,形成自己的视角。”这样的世界观,使得我在学习的伊始常常比别人慢一拍,因为总在花时间琢磨别人想要往我脑子装的东西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有什么用。而大部分时候的结论都是,“没有用”。
 
人之所以为人,由他所有的内心思想而定义。教育在人生成形期灌输进来的东西便是非常重要的组成原料。知识进来了就占据空间,一个事物不是正向的,就是负向的,没有很多中间状态。与投资相通,如果亏损50%,就要再次翻倍才能回到原点,所以宁可不操作,不可以亏损。知识储存也适用同一原理。

 
“所有的学科应该成为一个关联的整体。”我们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个观点,分科具备阶段的合理性与价值贡献。为了强化各个方向的深度,优化应用资源(人力、财力等),可操作地进行知识的传递,现实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分科。
 
但是,教育的后半程应该是不分科目的,需要帮助被教育者寻找各个板块的内在关联,寻找理论和实践的内在关联,寻找个体和世界的关联。每一个断层,都有可能在人生的劫渡通天河中,从涟漪放大成滔天巨浪。
 
前段时间网络很流行Elon Mask的“第一性原理”思维方式,实际上与这里是说的一回事。每个自然人都应形成自己世界里全体打通的逻辑思维框架,这个基础先是知识的大一统融合,再是处理方式的大一统融合。再举个形象的例子,英国很火的网剧福尔摩斯,卷福的知识输入都会存到自己的思维宫殿里。敲黑板,是他自己架构的空间/系统,而不是来源处一个一个分离的模块。离散的教育各有各的模块,大一统的教育都是相似的架构。
 
怀特海还有非常多的观点都值得我们反复思考,在这些观点的框架下,来看中国教育的现实,可能会产生我们在持续背道而驰的判断。但我还是愿意持包容和发展的态度。我们有我们的国情,中国十几亿人口,不采用考试制度,哪里有更高效的人才选拔系统,哪里有更好的人才突破固有结构的通道。我想提几点个人的浅薄观点:
 
1、进化是人类的本能,教育也是一样。在重复劳作要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前夜,教育必然要从技能的培训,走向道德,艺术、创造的多样性生命滋养。
 
2、新一代、新技术会成为教育创新发展的核心突破力量。新一代文化与认知的变革会成为教育变革的内因驱动力,他们既是教育的需求者也是教育的创造者。新一代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会把行业从重复的培训中解放出来,会提升优质内容的传播效率与广度,最重要的是会让这过去公益属性很强的行业变得可商业化,从而引入更多资源,作为外部驱动力加速教育创新。
 
3、在公益机构与社会资源的共同努力下,教育资源原先薄弱但体制力量也薄弱的部分也会同步发展,提高整体社会的教育水平。依然记得第一次走上紫罗兰学校(上海郊区某民工小学)的试点课堂,三年级的学生互相打闹,无人问津捐赠书籍,到三年后有1/3(可惜第一批学生也没有过半)能够对十多本课外书籍写出有木有样的读后感并且能够自主回家阅读。
 
回到着《教育的目的》这本书,感动于作者首先认可了教育对象的人属性,尊重生命的独立、自由与丰富。在这样的基准前提下,作者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教育本身的完整性、一体性与关联性。在新文化、新教育、新格局(更多资源流入)的环境下,这一整套理念为教育创新提供了优质而完整地理论支撑。

近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