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旸:清华-康奈尔双学位金融MBA 2016级毕业生。
Q:您在银行有超过10年的工作经历,负责的也是运营管理相关的工作,那么为什么会有读MBA的想法呢?又为什么会选择五道口呢?
A:工作以来,我坚持利用业余时间给自己充电,喜欢阅读专业类书籍,找机会参加科研机构举办的各类讲座,希望能够保持Stay Hungry Stay Foolish的求知状态。虽然没有刻意寻找就读MBA的机会,但对学习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
其实这次读书是个机缘巧合的机会,2015年的夏天,一位友人给我发送了清华-康奈尔双学位金融MBA项目的招生简介。看完之后,感觉这个项目和自己的诉求很契合。
首先,清华大学的求学经历可以圆我的名校梦;其次,作为银行从业者,特别清楚五道口金融学院作为“金融黄埔”的地位和分量;最后,康奈尔大学是著名的常春藤盟校,对曾经有过留学梦想的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对于五道口金融MBA项目我可以说是一见倾心。
Q:我知道您本科是国际金融专业,那么多年后重新回到学校,肯定有一些课程是当年学习过的,您现在有哪些新的体会呢?又有哪些课程是崭新接触的内容,让您有不同的体会呢?
A:个人觉得MBA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还是有蛮大不同的。我理解,咱们国家的学历学位教育主要侧重于学术研究,而MBA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就业后的再教育。
坦白讲,我在读这个项目之前,对MBA教育并不了解。但入学以来,我惊喜的发现五道口MBA项目对于个人的成长非常有裨益和帮助。
MBA教育以案例教学为主,将经典理论或前沿的学术研究与行业实践紧密结合,特别是五道口金融MBA项目,所有的课程安排都紧密围绕金融领域。有些课程虽然曾经学过,但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课程内容已然与时俱进、更新迭代了;全新接触的课程也不少,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博弈论、批判性思维等。
不论之前所学专业为何,只要正在或有志于从事金融领域的工作,五道口金融MBA项目的学习过程会是一个非常好的沉淀自我的机会。
Q:五道口MBA项目除了本身系统的理论框架和课程设计,同时也延续了五道口教学项目的一贯传统,就是紧密结合金融实践,广泛的请业界知名的专家和老师,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和沟通,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内容?
A:五道口金融学院的师资力量非常强大,不仅有学术大儒,业界大咖,还有政府机关的政策制定者,印象深刻的内容实在是不胜枚举。
IBM大中华区董事长陈黎明先生是比较早来到五道口金融学院为我们项目做专题分享的。他在履职IBM之前从事过很多工作,经历非常丰富。
在成为IBM大中华区的掌门人之后,他主动回应了外界关于工作领域方面的一些质疑。虽然他之前从事的能源领域与IBM的业务领域没有明显的交集,但是陈黎明先生有信心并且有能力胜任这个岗位,因为他坚信:隔行如隔山,隔行不隔理。
大道至简,万变不离其宗。陈先生和同学们分享了很多精彩内容,但这句话给我的触动很大,也引发了我对于个人职业选择和发展的思考。
Q:您在银行工作期间,参与了这家银行的IPO股改上市、运营管理制度创新、海外业务运营发展,可以说是亲身经历了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有没有哪些难忘的瞬间或故事?
A:国有大型银行是我离开校园走向社会的第一份工作,基本上所有的职场初体验都是在这家银行发生的。伴随着其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其实会有太多难忘的瞬间和故事,让我很难取舍。时间关系,在这里仅举例说明吧。
刚刚参加工作就遇到了银行IPO股改上市筹备,我记得当时作为部门代表参加总行行领导组织的专题会议,和国外的战略投资者、顶级的投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一起开会研究改革方案和推进措施,压力很大,但荣誉感也很强。
虽然在这个庞大的工程中,我只是其中一颗非常小的螺丝钉,但仍然觉得自己特别幸运,能够见证这家银行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性时刻。IPO项目的经历让我明白了在大型机构,只有每个螺丝钉都做好本职工作,勠力同心,才能众志成城,取得预期的圆满结果。
Q:近年来,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让以金融科技为代表的新金融浪潮强势袭来。有观点认为:金融科技对传统银行的冲击是颠覆性的。它会从根本上改变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能否请您谈谈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A:金融科技,FinTech是由Finance和Technology两个单词组合而来,个人认为金融科技的出现是历史悠久的金融行业与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对原有领域内涵的丰富和外延的扩展。
虽然这个提法最近一段时期比较火,但据个人了解,很多银行在金融与科技相融合的领域已经探索了很多年。早在1999年前后,就有银行实现了金融数据的集中存储和金融业务的系统化处理。科技是底层的基础性技术支撑,通过技术革新,可以改善金融的效率、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保障金融运营的安全。
虽然金融科技对传统的银行业会带来一定的冲击和改变,就像历史上的每一次技术变革一样,但个人以为,金融属性不会因技术变化而发生转变。如果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去解释,客户对于金融收益的诉求其实并没有发生太多变化,但高科技会让金融的供给更加智能化,可以更好的满足客户对于安全、质量和效率的需求。
假想一下未来,客户只需要眨几下眼睛,就能够完成款项的转移或支付,被高科技辅助的金融业,还是挺让人期待的。
Q:您在2017年底开始到金融监管部门工作,方便跟我们分享一下您变换工作的契机吗?或者能否从您的个人经历出发跟年轻校友分享一下自己的职业规划原则和职业选择的理念?
A:如果说契机的话,我想还是得感谢五道口金融MBA项目。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是我职场的第一份工作,和这家银行共同成长的过程中,亲历了很多改革与发展,也一直受到领导们和同事们的关心与帮助,觉得自己非常幸运,也对这家银行充满了感恩、感激和感谢。
工作调动之前,我在银行主要负责海外机构的运营管理。随着这家银行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和属地国的监管沟通成为拓展海外业务的一个非常大的挑战,特别是个别国家与我国在监管文化、理念和要求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当时特别希望能有机会更多的了解监管领域。
就在这个时候,五道口金融MBA项目的同学向我转发了金融监管部门公开选调社会人才的通知。很幸运能够把握住这个机会,也希望通过个人的努力和监管的平台,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监管、重要的国际金融组织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希望世界能够更多的倾听中国监管者的声音,希望中国监管者在世界舞台上拥有更重要的话语权。虽然人到中年才作出了重大的职业转换,但习总书记教导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论是在银行机构还是在监管部门,我的初心都是为中国的金融业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年龄、经历、职位、待遇等等,都不应该成为阻挡一个人Follow the Heart的障碍。希望校友们可以充分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找到属于自己的职业使命,并为这个使命全力以赴的努力和奋斗。
本文仅代表个人,不代表所在机构观点
文:张梦雅/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校友办